聯(lián)系我們 |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搜索表單

南京利濟巷慰安所舊址是由8幢民國時期的歷史建筑組成。原由國民黨少將楊春普于1935年至1937年陸續(xù)建造,為兩層磚木混合結構的建筑物,名為“普慶新村”。1937年底,日軍占領南京后,將利濟巷2號改造為“東云慰安所”,將18號改造為“故鄉(xiāng)樓慰安所”。

利濟巷2號樓上第19號房間是朝鮮籍“慰安婦”幸存者樸永心充當了3年日軍性奴隸的地方,2003年11月她曾來現(xiàn)場指認。利濟巷慰安所舊址成為為數(shù)不多的經(jīng)在世“慰安婦”幸存者指認的慰安所舊址。2014年11月,南京市人民政府啟動對利濟巷慰安所舊址的修繕保護和陳列布展工作,于2015年12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

聯(lián)系我們 |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