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國際和平學校舉行第一期培訓班開班儀式
南京國際和平學校第一期培訓班開班儀式,今在本館學術報告廳隆重舉行。江蘇省外宣辦副主任、紀念館館長、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會會長、南京國際和平研究所所長朱成山研究員,南京市文化與歷史研究所原所長、南京市社會科學院國際和平研究所副所長趙德興研究員,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讀本》(小學版)、《和平學概論》為題,深入淺出地向學生普及大屠殺歷史及和平學知識,并向學員頒發(fā)畢業(yè)證書,來自江東門小學的36名同學,成為南京國際和平學校的第一批畢業(yè)學員。
南京國際和平學校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為順應時勢而專門設立的非營利性公益學校,朱成山館長兼任校長。與該館題材相類似的國外紀念館、博物館諸如波蘭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博物館、以色列大屠殺紀念館,每年均要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各界人士前往參觀,同時,還設立專門的訓練營、研究性學習班,主要對象是一些有進一步教育要求的學校、團體等,通過舉辦講座、邀請證人證言等多種形式,進一步拓展人們對歷史的深入了解和思考。以色列由教育部出資,每年組織來自全世界的學生和研究者參加“生存者之旅”活動,前去波蘭大屠殺的發(fā)生地見證歷史。在以色列,80%以上的歷史教師接受過大屠殺歷史教育的專門訓練,以色列法律規(guī)定三年級以上的學生,必須要系統(tǒng)接受大屠殺的歷史教育,他們將歷史教學與參加各種大屠殺紀念儀式、田野調查相結合,使得90%以上的以色列學生,對大屠殺歷史有著深刻的了解。
今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以立法的形式,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這是史無前例的決定,在社會各界引起了廣泛的影響。江蘇省、南京市有關部門的通力配合,在短時間內推出了《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讀本》。紀念館方面決定以此為契機,開辦南京國際和平學校,普及南京大屠殺歷史知識。計劃從今年9月開始,仿效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國家博物館、以色列大屠殺紀念館、廣島國際和平學院的做法,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讀本》與《和平學概論》為基礎教材,對來館參觀的北京中關村中學、上海市西中學、香港九龍職業(yè)中學等100多所共建學校,以及來館交流的外國學校師生,從歷史與和平的視角開展培訓。計劃今年內舉辦10期,明年舉辦100期。
圖為培訓現(xiàn)場
圖為江蘇省外宣辦副主任、紀念館館長、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會會長、南京國際和平研究所所長朱成山研究員授課
圖為南京市文化與歷史研究所原所長、南京市社會科學院國際和平研究所副所長趙德興研究員授課
圖為學生們認真學習
圖為江蘇省外宣辦副主任、紀念館館長、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會會長、南京國際和平研究所所長朱成山研究員向學員們頒發(fā)培訓證書
圖為江蘇省外宣辦副主任、紀念館館長、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會會長、南京國際和平研究所所長朱成山研究員與學生們合影
圖為南京國際和平學校校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