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的今天《南京大屠殺檔案》入選《世界記憶名錄》,這些年我們這樣做……
四年前的今天
《南京大屠殺檔案》
入選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記憶名錄》
南京大屠殺從南京記憶、中國記憶
上升成為世界記憶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網(wǎng)站截圖
這四年
紀念館
著書立碑
舉辦海外巡展
組織儀式化教育活動
通過公眾媒體和自媒體平臺
向全世界發(fā)出銘記歷史、珍愛和平的聲音
“南京大屠殺”成為世界記憶
阿聯(lián)酋阿布扎比當?shù)貢r間
2015年10月9日晚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官網(wǎng)上公布
2015年入選《世界記憶名錄》的名單
中國申報的《南京大屠殺檔案》榜上有名
成為我國第10個被列入其中的世界記憶遺產(chǎn)

《南京大屠殺檔案》申報內(nèi)容
由中央檔案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
遼寧省檔案館、吉林省檔案館、上海市檔案館
南京市檔案館和我館7家單位聯(lián)合申報
總共11組 分三個部分
讓世人永久銘記
為有效保護與合理利用這些珍貴檔案
中國中央檔案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
遼寧省檔案館、吉林省檔案館
上海市檔案館、南京市檔案館和我館
7家單位耗時兩年多
對所藏南京大屠殺檔案
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整理、數(shù)字化、編排
并創(chuàng)建數(shù)據(jù)庫
2017年12月
《世界記憶名錄——南京大屠殺檔案》(共20卷)
新書首發(fā)式在南京舉行

全書分為7輯,共20冊,另有總目1冊
冊內(nèi)每件檔案均有中文解說
并配有英、日譯文
內(nèi)容主要包括
日方加害者的記錄
美英等國第三方人士的記錄
和中方受害者的血淚控訴
歷史線索清晰、記錄完整



《世界記憶名錄——南京大屠殺檔案》
叢書數(shù)據(jù)庫同步在網(wǎng)上推出
以期通過最為真實且珍貴的歷史檔案
證實日軍在南京犯下的滔天暴行
警示世人珍愛和平

2018年12月
“世界記憶名錄——南京大屠殺檔案”碑
在我館1號門雕塑廣場設立
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夏淑琴
揭開了石碑的“面紗”

這塊碑靜靜地佇立在我館主入口的文物碑身旁
提醒著每一位從世界各地來的觀眾
銘記這段歷史

對外國人講好“南京大屠殺史”
近年來
《1937南京大屠殺史實展》
先后走進
美國舊金山、日本名古屋
意大利佛羅倫薩
德國柏林、漢堡
奧地利維也納
俄羅斯莫斯科、法國岡城
白俄羅斯明斯克、捷克布拉格
……
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期間
來自全世界400多個海外華人華僑社團
響應我館和南京市僑聯(lián)的倡議
在居住地同步舉行公祭活動
從音樂會到燭光會
從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到追思會、座談會
其中不僅有華人華僑參與
更有眾多不同膚色不同種族的當?shù)鼐用駞⒓?/font>
引起了眾多西方媒體的廣泛關注
傳播歷史真相 傳遞和平理念
2017年8月31日
南京正式成為世界第169座和平城市
2018年9月19日
我館舉行“國際和平日”主題活動
來自全球各地的103位外國政要、前政要
參加了和平活動

近年來
紀念館開展了數(shù)十場
以“歷史與和平”為主題的學術交流活動

推進20種南京大屠殺相關書籍問世
累計超40億觀眾在線閱讀關注
我們注重
對日本友人口述史的挖掘和傳播
出版了
《和平之旅——東瀛友人口述史》
2018年
《日本侵華南京大屠殺研究》正式創(chuàng)刊
英文刊同期出版
除大量史料外
以色列藝術家瑪納什·卡迪詩曼的
“秋之落葉”裝置藝術
斯洛伐克超現(xiàn)實主義畫家亞羅·舒萊克
以南京大屠殺為背景創(chuàng)作的
“戰(zhàn)爭與和平”系列油畫作
相繼在我館展出
希望運用藝術這種人類通用語言
進行歷史與和平理念的國際化傳播


2018年12月14日
當年冒死拍下
南京大屠殺期間唯一動態(tài)影像資料的
美國牧師約翰·馬吉牧師
之孫克里斯.馬吉
在我館舉行影展
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在祖孫倆跨越80年的影像中展開

在儀式化教育中培育“和平使者”
南京紫金草國際和平學校
是紀念館設立的以普及南京大屠殺歷史知識為目的的
非營利性公益學校
迄今為止已有
美國、英國、德國、日本、挪威
澳大利亞、贊比亞等7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3000多名學生
在和平學校結業(yè) 并成為“和平小使者”

紀念館定期舉辦紫金草和平大講堂
邀請國內(nèi)外專家學者開設講座
其中有一期邀請了國際友人約翰·馬吉之孫克里斯·馬吉
講述他家族內(nèi)兩位馬吉在二戰(zhàn)東西方戰(zhàn)場上的故事

每逢“8·15”等重要時間節(jié)點
我館面向觀眾舉辦升旗儀式

自2018年9月18日起
每個開館日組織12名觀眾
舉行撞響和平大鐘的儀式
這其中不乏外籍人士

面向青少年舉辦紫金草研學課堂

每年有約800萬
世界各地的觀眾參觀紀念館
今年國慶期間
更是有近56萬觀眾前來

2018年6月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參觀新展后表示:
“這是一個記錄主義的展覽,
事實就是事實,要尊重歷史?!?/font>

福田康夫在紀念館冥思廳,用毛筆寫下“和平東亞”
2019年3月25日
劍橋大學建筑系主任弗朗索瓦參觀后稱
“紀念館的每一塊磚都很有質感
充滿歷史的沉重感”
紀念館被美國雜志評為
“美國游客推薦必去的南京參觀地之一”。

此外
紀念館充分發(fā)揮自媒體優(yōu)勢
官方微博粉絲超過35萬
微信公眾平臺粉絲近百萬
自媒體平臺第一時間
把“銘記歷史 珍愛和平”的聲音
送達世界各地人們的手機終端
傳播這段世界記憶
我們一直在努力
編輯 | 俞月花
審校 | 李 凌 趙伊漢
簽發(fā) | 凌 曦

發(fā)布日期
2019-10-09